隨著我校綜合改革大幕的開啟,多支國字號隊伍相繼進駐學校開展日常訓練😦,為積極實踐學校人才培養高端化、貫通化、國際化和協同化的發展理念,意昂4代理運動訓練學教研室在本月內進行了兩次別具一格的“走出去”🧖🏻、“請進來”教學課堂,詮釋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🩳。
一、課堂開進訓練場
6月14日下午🧙🏼📁,運動訓練學教研室研究生課堂走出教室,走進駐訓我校的國家遊泳隊短距離組的訓練現場👩🏻🦽➡️,全程觀摩訓練🍃🧎,並與何新中教練進行了深入的交流。訓練開始前,何指導向師生簡要介紹了本次訓練課的主要任務和具體安排。本次課的主要內容為速度訓練,通過水中專項速度和力量練習,強化神經系統對高強度訓練的反應和適應能力⌛️,從而提高專項能力。他同時指出🪖,短距離項目訓練後的有氧訓練十分重要,這對運動員來說既是訓練🌚,又是恢復🐝,比訓練後單純采用按摩或者拉伸恢復的效果更好。
訓練開始後,訓練學教研室師生認真觀摩🕗、記錄訓練情況🧑🏻🦳,並相互交流感受和思想。何指導也會時不時地向同學們說明和講解一些訓練方法和原理🗓🙌🏼,著重強調核心力量對運動表現的重要作用;他認為,核心是運動的支點🚋,核心穩定性是運動員充分發揮競技能力、有效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基礎,核心力量為技術動作的完成提供了有效動力。兩個小時的高強度訓練很快就接近尾聲🐐,何指導全程站立,並不時地來回走動🫷🏿,觀察、提醒和指導運動員訓練,運動員們訓練熱情高漲,全身心投入,訓練課質量高,取得了預想的效果。
訓練結束後,何指導再次就有關訓練、比賽的問題與師生進行了互動,並耐心、細致解答師生們的提問🧰🔜。同學們聆聽認真👩🏻🦲,提問積極,討論熱烈,最後,米靖老師不得不打斷了學生們的提問,並與何指導商定再找專門的時間給學生們授課,解惑答疑。
二🔲🤵♂️、一線教練員走進課堂
為了滿足同學們的求知欲望⚜️,為同學們提供良好的學習平臺✋🏻,6月22日上午,運動訓練學教研室邀請何新中教練為運動訓練學方向碩博士研究生、運動訓練專業遊泳專項的本科生作題為“遊泳小周期訓練計劃安排和關於遊泳選材優先指標的一些體會”的專題講座,深入剖析訓練理論在實踐中的具體應用。意昂4代理左瓊副院長、遊泳教研室溫宇紅主任和部分教師、生物力學教研室劉卉教授及運動訓練學教研室部分教師參加了講座。
本次講座主要從三個方面展開🏠😉。一開始,何指導強調了學習態度的重要性🕖,他表示👨🚒,端正的學習態度是成功的基礎👨🏻🍼,學習過程中要善於提問,抓住一切有利機會擴大自己的知識儲備🧗🏼♀️。
接著🤹🏽♀️,何指導著重介紹了遊泳小周期訓練計劃的安排要點。第一🗃,在製定訓練計劃之前必須明確訓練目標🕵🏻♂️,要根據運動員的具體情況來製定相應的訓練計劃🤌🏿。第二🧑🏼🦲,訓練內容要與比賽內容相吻合👨🏼🦲,訓練方法、手段要多元化🈂️,訓練內容和方法要為訓練目標服務。第三,小周期訓練計劃的提出是為了適應比賽次數增加的需要,小周期的訓練目標是由各個任務板塊的相互協調來實現的,板塊設計中各種訓練要素要均衡搭配。第四,遊泳小周期訓練計劃的板塊包括能力訓練板塊👱🏻♀️,專項訓練板塊🧛🏼♀️,賽前競技狀態誘導板塊這三個部分,各個板塊著重發展主要素質👩🏿,板塊之間相互聯系👩🏻🦳,平穩過渡。第五,重視恢復🗼👩👩👧👧。各板塊訓練後安排相對應的恢復手段,促進恢復速度,提高恢復質量。特別要重視技術訓練後神經系統的疲勞恢復🧑🏭。第六,註重檢查訓練效應🔀,註重生理生化指標的檢測。
最後,何指導簡要介紹了運動員選材的幾個原則。第一,要深刻認識到沒有十全十美的天才運動員,選材關鍵在於識別本專項最重要的素質。第二,先天指標優先考慮,註重運動素質的遺傳效應。第三⛱👐🏿,重視神經類型的選材。
兩個小時的講座中,何指導以其豐富的訓練經歷和紮實的訓練理論基礎,全面、生動地闡述了運動訓練小周期的安排特點和運動員選材的原則💨,內容豐富,案例鮮活👵🏻,師生認真聆聽🙇🏽♀️。講座結束後,同學們求知若渴,爭相提問,現場氣氛熱烈。
高端運動隊進駐我校開展訓練,是學校開展理論聯系實踐教學的重要資源。學校在踐行責任、服務國家的同時,也為日常教學提供了新的“課堂”,實現了人才培養與服務高端的雙贏發展。希望有更多高水平隊伍到我校訓練、比賽。
運動訓練學教研室
2017年6月26日